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助力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保险义不容辞、大有可为。
近年来,在政策面的积极推动下,农业保险保障农业收益、减少农民损失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农业保险也发挥了稳定器和安全网的关键作用。据统计,截至目前,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农业保险覆盖率高达70%以上,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基础得到巩固,呈现稳中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金融监管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328亿元,同比增长18.7%。农业保险作为减轻农业灾害、稳定粮食生产、助力农户恢复再生产的重要工具,其支农、惠农、富农、强农作用逐渐得到发挥。
尽管农业保险保农民收入、保粮食安全的能力与日俱增,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保险在承保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等方面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农业强国建设的要求以及多年来农业保险开展的实践来看,农业保险发展也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农业保险的赔付“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虚假承保协议理赔等现象屡禁不止,赔付标准不明、赔付金额普遍偏低等问题甚至给一些农户留下农业保险“易买难赔”的印象。因此,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提升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方面的作用。
有效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需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能力和覆盖面。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标的数量已经达到500个,但是相比700余个农业品种,还有200多个品种没有被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鼓励地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发展新型险种。因此,保险业还应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优化农业保险产品体系,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强化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社会治理等功能。
有效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需要重视提升农业保险防灾减损能力。近年来,在政策的指引下,保险机构积极加强风险减量管理服务。例如,面对暴雨灾害提前提示风险、发现风险;在灾害初期,通过专业的技术指导,降低损失。有的农业保险公司每年用于防灾减损的资金已经占到农业保险综合费用的一定比例,并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防灾减损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保险业在农业防灾减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灾害天气,农业保险尤其是针对农业自然灾害造成风险的保障能力有所不足,保险业要把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加快研究制定行业大灾理赔标准,规范大灾理赔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完善“保防救赔”四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农业生产全过程的风险管理链条,发挥农业保险在防灾减灾、灾后理赔中的作用,切实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此外,还应强化科技赋能,通过数据共享为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提供精准量化支撑。
有效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补齐制度短板、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全链条”农业保险风险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与政策体系,更好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从管理部门看,需要以财政的杠杆作用撬动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出台鼓励各省对地方特色农业产品保险多补贴的政策,适度增加“以奖代补”特色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将更多优势特色农产品纳入保险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