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生产多种土特产品。近年来,新技术使得产品的品质越来越好,乡亲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去年,我家种的接近20亩山楂,挣了20多万元,一亩地收入1万多元。”谈起山楂,费县东蒙镇贺乐石村村民王磊十分高兴。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费县的山楂、西红柿等土特产在市场上经久不衰。近年来,当地通过现代农业发展要素赋能,以智慧绿色的种植管理、迭代升级的优质品种和全产业链条,促进土特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成为当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据介绍,目前费县多种土特产品都采用了智慧、绿色的种植和管理模式。其中,占地220亩的未来番茄农场一期项目,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引进优质种苗、创新棚体设施,开启了费县西红柿的4.0时代。
曾多次进入国内、省内等相关机构品牌榜评选前列的费县山楂,近两年品质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智能化发展。空天地一体化虫害网络监控系统、农情数字监测系统、墒情等信息智能测报、害虫自动诱杀设备、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等数字化管理,使土特产品质提升,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以前不值钱的“酸果果”身价翻了数倍。2023年,“金如意”黄山楂热销北京北果园市场,价格达到90元/公斤。
“如果说智慧、绿色为‘土特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发展‘翅膀’,那么优质品种的迭代升级则提供了牢靠的生物基础。”费县胡阳镇党委副书记尹竹清说。
据介绍,作为费县“胡阳西红柿”地理标志,胡阳镇不断培育优质新品种,共培育西红柿育苗主体7家,既有优品高产的菜番茄系列,也有高端口感的水果番茄系列。“我们的新品种在一些大城市很受欢迎。最近新培育的枸杞西红柿销量就非常好!”费县金丰合作社经理王雪说。
随着智慧、绿色发展和品质保障,费县土特产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形成了“生产+加工+科技”的一体化全产业发展链条。目前,产地仓、未来番茄等6个项目开工,原乡智慧冷链、丽果丽乡休闲食品、欣宇辉动植物源纳米肽等深加工9个精深加工项目开工,贯通了山楂、西红柿等12条产业链。
同时,土特产带动了农村电商、乡村旅游、餐饮、民宿、康养等多产业发展,使更多农民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
胡阳镇金阳合作社依托各类电商销售平台,发展线上高端客户群体,使其优质新品种番茄在盛果期日销售量10吨,日销售额达40万元。费县胡阳镇岩峪村村民梁东宏说:“加入合作社3年了,以前我个人家庭种植经营,卖不上价格,收入低不说,还不稳定。现在,我是只管干活,跟着合作社,去年收入20多万元。”
与土特产产业发展相配套,费县建成了乡镇级电商服务站13个、村级服务点106个,电商服务行政村覆盖率72%,帮助1.3万农户销售红薯、板栗等土特产10.27万吨,累计带动农民收入3亿元以上。
“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必须赋予其现代农业发展要素,智慧、绿色、品质、规模等多维度升级,才能做大做强,使更多农民得到更大收益。”费县农业农村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续利民表示。(吴云峰 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