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对2024年“三农”工作作出部署。
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三农”领域的重要会议,为来年的“三农”工作指明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并推动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带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相辅相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
一直以来,无论是推进“三农”工作还是建设农业强国,金融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多项部署,金融机构大有可为。
首先,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高标准农田是高产稳产的保证,是巩固和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不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还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要将基本农田进行整治提升,更要同步提高与农田配套的基础设施,因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开拓思路,创新模式,抓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的关键点,以耕地保护、利用与提升为核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帮助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立足职能定位,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护提供信贷支持。建立并完善符合条件的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及时跟进,开辟项目资金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项目融资流程能够更快推进。引导和撬动更多商业银行参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筹措资金,为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其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建设农业强国,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人民。因此,农民增收是农业强国建设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的人力和资金支持下,各地发展起了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需要金融机构抓好县域乡村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这个关键点,推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岗位扩展。支持地方结合当地特色开发优势产业,将更优质的金融资源向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领域倾斜,帮助各地释放发展势能。优化县域乡村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鼓励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大户的创业发展,从而带动周边村民的创业和就业。积极为农村地区对接优质产业和就业资源,以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等方式,增强共同发展动能,推动区域协同互嵌式发展和全国各族群众的共同富裕。
再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要求,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农作物受灾率和成灾率逐步降低。但随着极端天气的频发和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愈加明显,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仍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必须提升的重要能力。
毋庸置疑,农业保险是金融助力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一环。保险业金融机构需要继续提升金融科技建设,为农业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完善农业大灾保险制度,一方面,将更多农业财产纳入保险标的,持续扩大农业大灾保险的保障覆盖面;另一方面,要鼓励各地分支机构结合当地特色开发更符合地方需求的农业大灾保险产品。提高农业保险和农业大灾保险的互补支持能力,提升保险赔付标准。完善工作流程,规范赔付认定标准,提高定损理赔效率。就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要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的资金支持,帮助农村地区未雨绸缪,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灾害发生后及时根据受灾地区和受灾情况提供应急金融服务,帮助受灾地区做好救灾工作。银行和保险业金融机构还应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帮助一线工作人员提升识别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