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大力开展“强基、厚底、聚力、赋能、扬鞭”五项工程,整合各方力量,抓实工作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工程。严格落实“三审一谈”制度,对现任村干部一年一审。制定《农村干部政治表现正反向评价20条标准》,对不合格、不称职的村干部坚决予以调整。组织纪检、政法、农业农村等12个单位业务骨干组成讲师团,深入各乡镇开展“点单送菜”式培训,为村干部提供“一对一”帮助指导。围绕“全域无短板,村村有亮点”总要求,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奖补资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品牌,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有效增强。
开展集体经济厚底工程。33名县级领导分包18个乡镇,定点帮扶35个村,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组织10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与各乡镇对接,打造了沟掌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槐树埝村山楂树套种套养等综合农业产业体,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成立曲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对农副产品进行网上营销,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大力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深入实施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行动,纠正和清理集体资源资产问题,实现村集体增收1000余万元。
推进“双百”聚力工程。选派100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和100名工艺美术大师,助力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选派10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指导员,进驻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村,帮助解决致富信息不畅、发展思路不宽等问题。选拔100名艺术造诣高的工艺美术大师,宣传非遗文化,培育传承新人。明确县直部门、乡镇党委、乡村振兴指导员和工艺美术大师职责,对照任务抓落实、对照标准抓规范、对照目标抓提升,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措施落实到行动和效果上。
开展非遗带动赋能工程。以被列为国家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县为契机,发挥工艺美术大师名人效应培育传承人才,通过师父带徒弟、保荐参加培训、跟班观摩学习等形式,引导有志青年从事雕刻定瓷行业。鼓励支持开办雕塑创作高级研修班,借助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等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助推雕塑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开办非遗工坊,推动传统“指尖技艺”转变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指尖经济”。目前全县已建有非遗工坊200余家,直接带动3万余人实现就近稳定就业。
扎实开展擂台比武扬鞭工程。建立健全“村问政、乡亮绩、县比武”擂台赛体制机制,倒逼基层干部履职践诺、知责奋进。推行村级“月问政”,每月15日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公开问政活动,通过群众提问题、干部答疑、班子做承诺的方式,提升村干部干事热情。实行乡级“月亮绩”,围绕重点任务列出清单,按月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单项评比和综合排名,对连续3个月排名倒数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抓实县级“月比武”,每两月组织开展一次“党建+”擂台比武,前三名做典型发言分享经验,后三名做表态发言奋起直追。县委书记当面点评,确保上级决策部署有效在基层落实落地落细。